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根基,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,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天职。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,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。近日,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证监会等部门《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明确了“提升商品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”的目标要求和具体任务,为期货市场守正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,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,抓好贯彻落实,积极发挥期货市场功能作用,持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。
一、深刻认识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意义
服务实体经济是期货市场的初心,服务质效的高低,直接关系期货市场的发展质量,对期货市场长远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影响。
(一)坚守初心的必然要求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要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,必须守好服务实体经济本分。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期货市场与实体经济天然血脉相连,实体经济的需要是期货市场产生的根源。我国期货市场始于1990年开业的郑州粮食批发市场,脱胎于商品价格改革和流通体制改革的历史需要。30多年以来,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发展的不同阶段,期货市场发挥独特的功能作用,深深植根于实体经济,服务范围覆盖了国民经济的主要领域,期货市场因此获得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。历史和实践证明,只有牢牢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,积极融入国家大局、主动嵌入实体经济,期货市场才能健康发展、行稳致远。
(二)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。在党的领导下,我国期货市场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,用3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境外成熟市场170余年的道路。同时,与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,期货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,运行质量、功能发挥程度有待持续提高,市场内在稳定性需要不断增强。这都需要期货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过程中,加强对重大战略、重点领域、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,不断提高产业企业参与的广度和深度,持续提升产业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的能力和效果,在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。
(三)提升价格影响力的现实选择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提升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,更好服务和引领实体经济发展。能源、粮食、矿产等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,事关产业竞争力、供应链稳定乃至国家经济安全。提升价格影响力是一项系统性工程,涉及生产、贸易、金融和信息等多个方面,期货市场的作用尤为关键。期货市场是大宗商品价格中心、交易中心和信息中心,境内外实体企业参与越广泛、越深入,价格形成就越有效率和代表性,有助于把我国的市场规模优势转化为定价优势,扩大我国期货价格的辐射范围,进而提升我国大宗商品价格的国际影响力。
二、准确把握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方向
《意见》提出,“要坚持政治引领、服务大局,坚决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部署和大政方针”“助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、经济金融安全和社会预期稳定,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,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中国式现代化”,明确了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方向和重点。
(一)服从服务国家发展大局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金融系统要心怀“国之大者”,强化使命担当,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力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。期货市场是在党领导下开办和不断发展的金融事业,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人民性,我们要坚决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和大政方针,主动将期货市场工作融入到国家发展大局中。《意见》提出,聚焦农业强国、制造强国、绿色低碳发展等,完善商品期货市场品种布局;增强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力和竞争力,推动加快建设贸易强国。期货市场通过发挥发现价格、管理风险、配置资源的功能作用,能够在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中积极作为。多年来,我们创新“保险+期货”和“商储无忧”等项目,为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国建设贡献期货力量。金属、化工、油脂油料等相关实体企业利用期货、期权促进稳健经营,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得到增强,有力支持制造强国和贸易强国建设。通过标准化示范带动,期货市场还积极引领现货产业升级、相关产业绿色转型和新质生产力发展。下一步,期货市场要强化政治站位,发挥专业优势,深入探索适应我国发展阶段的业务模式,更好融入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。
(二)着力提升服务产业质效。现代化产业体系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撑,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要把重点放在提升服务产业质效上。《意见》指出,制定实施产业客户提升行动计划,为实体企业提供更为优质的衍生品综合服务。多年来,期货市场紧密贴合企业原材料采购、产成品销售、库存管理等风险管理需要,创新推出“稳企安农 护航实体”“企业风险管理计划”“强源助企”等市场服务品牌,以及“期权稳产行动”“期货稳价订单”“农民收入保障计划”等创新项目,帮助更多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市场管理风险,效果显著。期货市场应继续紧贴产业企业需求,切实解决产业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痛点、难点和堵点问题,持续提升产业企业服务质效。
(三)主动服务宏观经济管理。《意见》指出,深入做好重点商品价量指标的趋势性监测和前瞻性研判,建立期现货、场内外、境内外综合分析体系,提升从期货看宏观、从宏观看期货的能力。期货价格连续、公开、透明、权威、高效,反映了标的商品的远期供求预期,可以为市场主体经营决策和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参考。相关研究表明,以我国期货市场当前期货价格预测未来3至6个月的现货价格,预测偏差不超过10%。目前,已经有农产品、工业金属、能源化工等24个主要期货品种纳入宏观管理部门价格监测体系。未来,期货市场要进一步提高价格发现效率,更好服务宏观经济管理。
三、持续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具体举措
《意见》围绕提升商品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,提出了内涵丰富、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。我们要认真贯彻、落到实处、见到实效。
(一)持续完善品种工具体系。服务农业强国建设和乡村振兴方面,坚决配合做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稳价,稳步推进更多农产品期货研发上市。持续开展物流运价指数、天气指数等新型衍生品研发,不断拓展期货市场服务领域。服务制造强国和贸易强国方面,立足我国工业门类齐全、产业链条完整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,加快推进重点产业链初级产品、中间产品和开放型产品研发,持续巩固中间产品期货领跑优势。服务绿色低碳和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,着眼新经济、新业态、新技术风险管理需求,积极探索新能源、新材料、电力、碳排放权等绿色低碳产品,更好服务产业转型升级。丰富交易工具方面,推动活跃期货品种期权全覆盖,进一步满足实体企业多样化、精细化风险管理需求。
(二)精准施策服务产业企业。持续优化规则制度,改善企业套期保值交易的制度环境,稳步推广组合保证金,完善做市商管理规则,降低企业套期保值成本,贴近相关产业链、供应链的现货实际,优化调整交割业务布局,便利产业企业参与。优化产业基地建设,继续实施产业开发服务项目,通过“大手拉小手”促进产业链企业参与。强化对央企、国企、上市公司等龙头企业的针对性服务,推动产业企业充分利用期货市场提高经营水平和抗风险能力。发挥期货公司、风险管理公司、产业服务商专业优势,促进中小企业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合理利用期货。大力推广基差贸易等定价模式,不断提升期货价格作为现货贸易基准的应用程度,积极拓展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场景。
(三)协同促进期现联动发展。在服务宏观管理上,探索推动将更多重要品种期货价格纳入市场监测体系,构建涵盖近中远期的层次化、精细化价格信号体系,为相关产业政策制定和调控政策优化提供参考;强化预研预判和风险应对,不断改进预期管理。在促进现货市场转型升级上,发挥商品期货标准化、信息化程度高的优势,引导现货产业规范化发展。在服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上,研究推动期货交割标准进入国家标准体系,促进更多市场主体借助期货标准更好地融入全国商品流通网络。在跨部门协作上,加强期货监管部门与现货市场管理部门、其他金融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、沟通会商和协同联动,妥善防范应对市场风险,促进期现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。
初心不忘,服务不止。新时代新征程上,期货市场将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,按照证监会党委统一部署,认真贯彻落实《意见》要求,持续完善产品供给,更好满足实体企业风险管理需求,持续增强重要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,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、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。